1. 甜吐小說
  2. 守正傳
  3. 第一章 漁民
宇宙加速膨脹 作品

第一章 漁民

    

-

東都洛城週迴36,人口130餘萬。是大陸麵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城。洛水行至城北轉向,自北向南穿過洛城,再折向東由東津入海。天剛過子時,東津的一個漁村中,一對夫妻正借著皎白月光起床,要趁退潮收取昨夜在海中佈下的張網。丈夫方遠勝和妻子方陳氏祖輩都是老實本分的漁民。兩人自十二年前結婚以來,勤懇勞作,倒也攢下來三五間土房,生育得一個男孩,著東津一個教書先生起了個名叫做方守正,不求飛黃騰達,隻望著一輩子不走歪路發邪財。東都近海的潮汐是半日潮,一般每日有高低兩潮。漁民平常都是趕白天的潮水捕魚,雖然夜魚群活躍,但夜間不見光亮,又是在水勞作,著實危險。但今日子時的潮汐是一年不過兩次的大低潮,二人圖趁機多捕幾條魚,因此願意冒著黑乾活。若是多捕得幾條鯧魚,不說補上今年砂岸稅,教書的宋先生好口鮮鯧魚,給他多送幾條,說不得便能把守正送去多念兩天聖人的書。東都近海名為東海。東津東南臨海處有兩處砂岸,南北分別是石壇和鱟塗。石壇有東津府收砂岸稅歲兩萬一千兩白銀,有製置司收稅歲七千兩。鱟塗由本府稅一萬三千兩,製置司稅四千兩。由各處臨近漁戶承擔。稅收雖然重了些,但不像內陸農戶,除交每斤糧3文的折變,還要負責把糧食轉運到一二百的糧倉,或者付出支移。夫妻二人背著兩個竹簍到鱟塗。今夜是十五,月亮格外圓,又冇有烏雲遮蔽。亮銀的月光灑落下來把退潮後露出的沙灘照的如同白晝一般,連準備的火把都不必用上。鱟塗是一片寬闊平坦的沙灘。近海退潮時水深不過兩米。漁民往往趁前次退潮把張網布在水,等下次退潮,收取被潮水衝進張網的魚。一陣微風拂過。小船在海水中悠悠起伏。夫妻二人把小船固定在緊緊插入水底的粗木樁上,托起張網尾收魚。東津近海盛產鯧魚,鯛魚,黃魚。若是運氣好,或許還能抓到一兩隻鱟,賣給官商,一隻就能值一兩銀子。方家夫婦去年年底的時候抓過兩隻,不光是還了當月的砂岸稅,餘下的連守正上年欠的學費都還上了。不過沿海漁民也不知道鱟能做什。有吃過的漁民說,鱟肉鮮美未必比得過鮑魚肥翅。隻是據說西京的老爺們愛好這口,因此價格就上去了。原來宋國分東西兩京。太祖高皇帝在淮揚起家,拿下的第一個城市就是洛城,於是建都本在東都洛城。傳到**時,皇帝冇來得及立太子就得急症突然駕崩,留了五個兒子爭起皇位。鬥了兩年,鬨的中原民不聊生,西邊夷族也乘機起事。最終卻被駐守在西邊鎮襄的一支旁枝鎮襄王劉恩以雷霆手段先滅夷狄,再壓服五子,漁翁得利,拿了皇位。劉恩以鎮襄通衢之地,又可以威射西夷為由,遷都鎮襄,是為西京。這段公案史稱“五子之亂”。收不多時,方遠勝起身去船尾小解。對著海麵映照出的一輪明月噓出了聲。正要哆嗦一下,突然聽到妻子一聲驚呼!方遠勝忙回頭隻看了一眼,連尿也不顧了,兩步踏過去,隻見滿滿一網網了十幾二十隻鱟。順著潮水還有一對一對的正在往進。“老天爺喏!這是遇到了鱟群呀!”方遠勝激動的收網的手都顫抖了。妻子也又驚又喜,一麵從方遠勝拿著的網撈出鱟,一麵啊呀呀說不出話來。等回到家,路上已經點數過不知多少遍的方家夫婦看著大木桶的三十多隻鱟,仍然覺得難以置信。妻子在旁邊灶上忙活起火煮紅薯粥,方遠勝便坐在桶邊拿起鱟翻過肚子看:“咱家還欠著遠翼家去年幫忙補船的錢。今年守正的學堂還要交的五兩銀子。老孃風濕腿上個月去抓的藥錢也要一兩。蓋房子欠了二叔幾年的老債,這下也不怕他催要了。”說著說著就笑出了聲。“再除去兩個月的稅,那都還有十幾二十兩的富餘呢。”妻子放下勺,轉頭也笑著說,“我們攢一攢,給守正留著娶媳婦去。”方遠勝笑道:“還有十幾年呢,操那遠的心了。等天不大亮了,我去送守正去學堂。你把今晚抓的魚背去東津的集上賣了。今日運氣好,鯧魚鯛魚也抓了十幾斤,勝得咱們往常乾半月的。”等妻子應了聲好,他又沉吟一會突然地問了一句,“石罈子那邊的海市你聽人說過嗎?”“怎,你想要把這些鱟賣到石壇那個海市?”妻子連忙擺手,“我聽人說,那個海市是白蓮教私下開的,官府不準的。被抓到的話牢飯可不是好吃的。再說,你冇見官府上年出的告示,捕到的鱟要統一賣給官商,上月鄰村老王頭私下賣給了府的大戶,被髮現後錢冇了不說,還吃了官司,打了十板子。啊呀,那可不是鬨著玩的,打得一個月下不來床呢。”“我聽人說,石壇那邊的海市收鱟一隻要十兩銀子。官商一隻才幾個錢。”方遠勝點了一根旱菸抽了一口,“賣給官商他們還挑挑撿撿,給一兩銀子還說我們是要飯的一般。”妻子不說話了。上次去官商賣鱟,大的一隻按一兩銀子。小的一隻官商挑挑揀揀,說出一堆毛病,隻得了七錢。等回家發現一兩銀子還是短了稱的,一兩隻合九錢。夫妻倆不過是老實本分的漁戶,哪敢和官商爭,隻好吞下這口惡氣。方遠勝“”的一下清了清嗓子,一口濃痰“呸“的吐在地上,起身修補漁網去了。等天不大亮,方妻揹簍背著昨晚抓的十幾斤鯧魚鯛魚,就去東津府集上賣。方遠勝把兒子送去學堂,一個人背著手拿著煙槍一溜煙踱到村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