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甜吐小說
  2. 相思策
  3. 第二回 皓月之約 君子之盟(01)
菁苿 作品

第二回 皓月之約 君子之盟(01)

    

-

大昱皇朝存世已三百餘年。起初,天子之家並非姓玉。

《大昱千秋》有載:“伏白帝武征四方,平定亂世,禮禦八極,開朝立國,號之大昱。”

奈若何“帝膝下惟有二女,長女雲斐許以戰將青侖,幼女浮光嫁與謀臣玉邈。帝百年後禪位於幼婿玉邈,是為玉室承治天下之始。”

當朝天子已是玉皇族第九世孫,本名玉鯤,承位時年僅二十六歲。此君“胸有大誌,頗有謀略”。其年號初定“大勳”,後改為“宏勳”,去年又更為“太勳”,足可見其“勵精圖治,成就曠世功勳”之偉誌!故世人又多稱其為勳帝。

勳帝勤於政務,事好親為,總也日理萬機。故當東越平亂的戰報呈至其案頭,混於諸多政務中首次批閱並未覺異常,隻硃筆一揮批下兩個字——然!賞!便將冊子擲於副案,等待流轉。

直到兩日後,卷冊被侍從攬收搬運,又重回宰相書案,接下去就要按功行賞時,勳帝似乎又想起甚麼,總覺哪裡蹊蹺難解,遂午寐期間披衣而起,急召宰相,令其奉卷冊入見。

當朝宰相由伏白一族的族長擔任,也即帝後伏白姮的父親——名修,字尚賢。

伏白修捧捲入慶霄殿,行過君臣之禮,重將東越戰報遞還給勳帝,問說,“陛下是另有封賞嗎?”

勳帝伏在案上重覽戰報,頭也不抬,反問了句,“相父如何會有此想?”

伏白修道,“陛下前日在家宴上談及帝姬婚嫁之事,就曾點名過越王。而今東越君臣正得戰功,臣以為陛下欲施隆恩……”話到一半,見勳帝自卷冊間昂首,正定定地看著他,忙俯身垂首,另外說道,“陛下隆恩,想來東越君臣還未必受得起。”

勳帝沉默片時,才道,“東越武安大將軍這份戰報,相父可細細看過?”

“臣覽閱數回。越王英明,大將軍神武,東越將士威猛,陛下屬臣之勇於字裡行間皆可窺見!”

“折損將軍三人、都尉五人,陣亡甲兵七百五十九眾,斬敵千餘人,儘除賊亂。”勳帝照冊宣讀,又問,“朕記得先前有報,稱越王三千王軍覆滅深穀。所以此番平亂,竟是以四千兵力斬敵一千?還敢稱大捷!那一千賊子可見屍首?亦或捕拿之信物?所謂斬敵千人何以為證?”

“因是入山作戰,行路崎嶇,不易揹負,故聚火焚之。”伏白修答,“初陽府上下將士皆可為證。”

勳帝忍不住笑道,“相父還真是‘覽閱數回’!怕是早已倒背如流罷!”

“臣請問陛下明示。是以為東越君臣除亂未儘誑取軍功?那是否先行撤回封賞?”伏白修直言。

勳帝不語,又默了片時才道,“傳旨初陽府,令武安大將軍與所有平亂將士,入帝都領受封賞。”

伏白修一驚,舉頭望禦案,“陛下旨意不合體統。依製——非戰,天子不可調令四境守軍!武安大將軍鎮守東極,城防工事,操練督訓,忙到四時無暇!陛下怎可隨意一道禦旨便使守關大將受千裡奔波之勞!倘使邊關告急,疆土受侵,大昱子民又該問罪何人?”

勳帝無話。他早料知此果。東越戰報不知為何事多有隱匿。然朝堂首輔亦是為東越多有庇護!

-